5月20日上午,“中德共塑创新”学术交流系列活动及第一阶段的中德创新论坛活动于雁塔校区教学一楼303室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bevictor伟德官网、德国应用管理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联合主办,由bevictor伟德官网承办。

中德创新论坛全体参与人员合影
出席活动开幕式的有bevictor伟德官网主任胡卫平教授、副主任石云、何聚厚教授和衣新发教授,德国应用管理大学创造与创新研究院院长唐敏教授、Jole Schmidt教授、Doris Gutting教授、Rafih Pierre教授和讲师Sebastian Hofreiter,作为特邀嘉宾,美国富布莱特学者、Agnes Scott大学齐力教授也出席了开幕式。中德共塑创新项目(CHINATIV)的中方与德方研究生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本次活动的总协调人衣新发教授主持。

胡卫平教授致辞

唐敏教授致辞
开幕式伊始,胡卫平教授代表重点bevictor伟德官网致欢迎辞。他对在场嘉宾及德方团队的成员表示欢迎并宣布中德创新论坛正式开幕,随后德方唐敏教授、中方学生代表鲍文慧和德方学生代表Sophie Schnieders分别致辞,表示对后续活动充满期待。

中方学生代表鲍文慧致辞

德方学生代表Sophie Schnieders致辞
本次活动的第一阶段为中德创新论坛。在活动中,组织者按创新的领域将论坛分为三部分。开幕式后进行了主题为“Sino-German Collaborayion for Innovation”的第一部分学术报告。首先,德方Doris Gutting教授以“Sino-german Collaboration: First Insights of German Technology Companies partnering With Chinese Investors”为主题展开报告,从政治、案例角度以及综合访谈结果提出了自己对德国技术公司和中国投资者合作的新想法;随后,齐力教授做题为“Behavioral Finance and Development in Decision Making Studies”的报告,她现场发放给大家两个关于行为与决策的矛盾问题引起了全场不断的欢声笑语;接着,bevictor伟德官网研究生黄秀丽通过“学语文”的小游戏展开了她题为“How to promote Chinese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through VR Games”的报告,现场互动氛围浓厚。

Doris Gutting教授做学术报告

齐力教授做行为经济学报告
5月20日下午进行的第二部分中德创新论坛的主题为“Educational Innovation in China and Germany”。第一位报告人是Jole Schmidt教授,他以“Digital Learning Environment :Embracing the challenge of Content Design and Support of Learning Processes”为题介绍了德国信息化教育的现状,重点介绍远程教学为主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预测未来的数字化学习将更偏重个人的适应性学习方式;接着,胡卫平教授以“Thinking-based Instruction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为题详细介绍了项目组长期以来开展的思维型教学的理论开拓与实践推进等相关工作;研究生张晨报告了“The Influence of "Thinking" Teaching Mode on the Moral Competence of Pupils”,其中道德能力的定义引起了在场师生们的热烈讨论;皮忠玲博士以“Interaction of the Originality of Peers’Ideas and Individuals’Openness in Predicting Creativity in Online Collaborative Groups”为题从线上协作学习的背景出发,介绍了同伴创意的原创性与个体开放性的交互作用对预测创意的影响;研究生李梦以“Effects of DRD2 Gene and Clas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n the Creativi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in Northwest China”为题报告了DRD2基因和班级生态环境对西北地区不同民族小学生创造力的影响;最后,研究生王立雪以“The Effects of Priming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on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Process”为题报告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在问题解决上的区别和影响。

Jole Schmidt教授做教育创新主题报告

胡卫平教授做思维型教学方面的学术报告

皮忠玲博士的报告有关在线合作与创造力
论坛第三部分于5月21日上午举行,主题为“Green Innovation in China and Germany”。首先,华中师范大学周治金教授做题为“Does Zhongyong Thinking Really Hinder Chinese Creativity?”的报告,他从八卦、易经、文字和古代科技等角度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创造力的关系,激发了德国友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随后,唐敏教授展开题为“Culture and Implicit Theories of Creativity: The Chinese and Germany Perspectives”的报告,她表示实验证明中国学生和德国学生在创造力上有明显的差距,但是在价值观和爱好上具有一致性;衣新发教授报告的主题是“Creativity Research in China”,他的报告全面回顾了中国创造力研究的最新进展;研究生赵汉璇代表段海军博士展开题为“Does Stress Stifle Our Creativity?”的报告,和大家一起探讨了压力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生李欣怡以“The Impact of Cognitive Processing Types and Emotion on Insight Problem Solving”为题介绍了认知加工类型和情感对洞察问题解决的影响。论坛最后,Jole Schmidt教授和Rafih Pierre教授就论坛闭幕致辞。至此,中德共塑创新论坛三部分的学术交流活动圆满结束。

周治金教授做中庸思维与创造力的报告

唐敏教授的报告有关文化与创造力

衣新发教授报告中国创新力研究新进展
“中德共塑创新”学术交流系列活动在BV伟德官方网站共举持续六天,随后将陆续开展“创新西安”研修活动、研究生面对面小组交流和研究生学术研究指导等系列活动;随后,该项目将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商学部举行另外三个领域创新为主题的学术交流活动;明年,项目组师生将赴德国完成后续的学术交流活动。
此次“中德共塑创新”学术交流系列活动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为指南,以中德两国政府在协同创新方面的共识为基础,因应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需求,以提升我们国际化水平、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聚合科技服务于教师教育研究与实践能力为核心诉求,不仅开启了中德在创新研究与应用方面的新纪元,加深了我们创造与创新研究团队与德方合作伙伴的学术互动,也增进了中德双方的文化理解与沟通,更为接下来更广阔的交流合作、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